在2024年全市民生工作大会上的交流发言

范文窝 人气:1.92W

在2024年全市民生工作大会上的交流发言

在2024年全市民生工作大会上的交流发言

尊敬的各位领导,同志们:

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。总书记指出: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。”这为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,提供了根本遵循。2022年以来,我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、市委工作安排,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扎扎实实补短板、强弱项、固底板,以实际行动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,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。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:

一、常态化运行“走转聚”工作机制,摸清民情民意,及时解决“急难愁盼”问题

为全面迅速摸清困难和特殊群体底数,及时掌握群众诉求、消除风险隐患,自2022年2月以来,全县组织开展了“走基层、转作风、聚民心”活动,充分尊重群众意愿,竭尽所能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切实走实群众路线、转变干部作风、聚合民心民力。

集中深入走访,确保情况清仓见底。组织县四套班子领导、100家部门、1608名包挂干部,与镇(街道)764名干部开展“走基层、转作风、聚民心”活动,先后实施集中“大走访”、专项“回头看”、重点“再排查”三个阶段拉网式排查,推行“县领导包挂镇(街道)、科级干部包挂行政村(社区)、镇(街道)干部包挂自然村(小区)”三层包挂全覆盖机制,确保村不漏户、户不漏人,明确“问家庭成员、问家庭收入、问身体状况、问急难愁盼”的“四必问”,“厨房必看、卧室必看、户厕必看、污水治理必看”的“四必看”等走访标准,有效延伸触角、填补真空,累计走访群众32.8万户,确保特殊群体情况和突出矛盾问题彻底见底。

精准分类施策,靠前化解风险隐患。常态化推行“月调度、周研商、日分析”机制,县党政主要领导每月调度1次重要事项进展情况,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召集牵头单位会办研商,县工作专班每天进行汇总分析。构建“主动发现—分类施策—健全机制”闭环,明确“镇村—包挂部门单位—分管县领导—县主要领导”问题分级协调处置流程,确保问题全部解决。对重点群体实行“一人一档、一人一策、一事一策”,对特殊群体做到“应收尽收、应治尽治、应管尽管、应保尽保”。针对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实行“政策找人”,定期更新各类救助帮扶政策“一本清”,对符合政策的简化程序、减少流程,确保第一时间兑现到位。压减财政支出预算4.65亿元,节省财力重点投向保底兜底的民生领域。在临时救助方面,设立6000万元临时救助资金池,为15个镇(街道)划拨特困群体救助金1500万元,用于特殊群体生活救助、家庭环境改善等帮扶服务。

建立长效机制,动态解决群众诉求。常态化运转“走转聚”活动办公室,严格落实“固定走访日”制度,持续巩固“村村到、户户进、人人访”的有效做法,明确县四套班子领导每周到包挂镇(街道)所辖村(社区)、县直单位科级干部到包挂村(社区)走访1次、村(社区)干部每日走访特殊和困难群体。在县委政法委增设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科,专门指导调度相关工作。开发“走转聚”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平台,由县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负责运营,对十余类群体“一人一档”精准画像,强化医保、卫健、民政信息推送比对,动态更新信息,预警异常情况。目前,该管理平台涉及信息已超过14万条。

二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,不断扩大就业容量,稳步提升就业质量

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,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首要任务,以实现更加充分、更高质量的就业为目标,以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为抓手,持续推动经营主体纾困解难,稳定和增加就业岗位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收入水平。

聚焦服务市场主体,强化就业优先政策。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,持续发挥惠企政策效应,不断充实政策“工具箱”,强化财政、货币、投资、产业等政策支持就业的导向,实现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。立足打好“缓、减、返、补”政策“组合拳”,多措并举为企业减负稳岗。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、扩岗补助、技能提升补贴等政策,扩大“苏岗贷”“稳岗贷”经办银行范围,落实支持企业吸纳就业的担保贷款、就业补贴、培训补贴等政策。通过不见面打卡、发放补贴资金,全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定,努力扩大就业岗位。

聚焦稳定重点群体,强化精准就业帮扶。搭建校企合作平台,县技工学校依托县中专校成功挂牌,联合宗申集团、巨杰集团、江煤科技、雷鸣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举办冠名班,在技能教学、实习就业、技能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,为本县及周边县区落榜生“有学上、有业就”开辟新通道。积极落实“凤城英才”计划和大学生招引政策,统筹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、创业引领、基层成长、就业见习等制度,鼓励和扶持高校毕业生来我县就业;精心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调查和跟踪帮扶,持续开展高校毕业生“三支一扶”招募计划,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。用好农村劳动力资源实名制数据库,全力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。加大对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失业、残疾、特困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,持续组织开展“就业援助月”“暖心行动”等活动,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。

聚焦供需精准匹配,提升就业服务质量。建立服务企业专员制度,以“千企万人”人社专员入企服务计划为抓手,积极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,打造“一对一”“点对点”服务模式,与企业精准对接用工需求和人才引进。县零工市场成功创建成徐州市首家规范化零工市场,为从事零工兼职的非全日制人员、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搭建双向对接平台。打造我县新能源电车技工省级劳务品牌,并被纳入XX省劳务品牌名录。不断适应新时代家门口就业服务的需求,统筹推进零工驿站和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,建立健全政策宣传、岗位推荐、职业指导、技能培训服务机制,建成中国楼梯产业园等5家“零工驿站+家门口就业服务站”,为用工主体和求职者提供便捷、高效的就业招聘场所。

三、扩大优质服务供给,积极回应民生关切,解决家庭后顾之忧

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,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具体工作中,聚焦“一老一幼”问题,围绕住房、教育、医疗等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,不断加强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设,扩大服务有效供给,提升服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,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良性互动,不断推进民生事业可持续发展。

以打造农村“幸福小院”为牵引,积极探索互助养老新模式。瞄准农村养老难题,创新建设“幸福小院”,以“邻里照料、助餐助浴、抱团互助”为主要服务方式,解决农村老人就餐、休息、娱乐、洗浴、理发、洗衣等基本生活问题,探索具有县域特色的“离家不离村、养老在乡村、享乐在家门”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,老年群体的获得感、幸福感不断提升。全县15个镇(街道)利用闲置农家院落、废旧校舍、废旧村部等资源改建农村幸福小院,累计建成幸福小院45家,现已全部运营,惠及2.3万老年人。截至2023年10月底,全县再建成幸福小院26家,到2025年将在现有45个农村幸福小院基础上增建155个带有配餐或助餐功能的农村幸福小院,基本实现全县行政村全覆盖。在此基础上,积极申报《农村互助养老设施建设与服务规范》标准项目,并已被正式列入2023年度XX省地方标准项目计划。

以改善城乡住房条件为重点,高质高效推进安置房项目建设。始终把城乡安置房建设作为优化城乡环境、改善群众居住条件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重要抓手,注重拆迁与建设相协调,积极统筹安置房源,最大限度地缩短拆迁过渡期,确保搬迁群众居有其所、安居乐业。一是积极稳妥加快工程进度。研究出台《加快安置房建设进度管理工作方案》《加强安置房建设管理措施方案》,结合项目实际情况,对照任务清单建立问题台账、明确时间节点,确保项目建设按照时间节点顺利推进。二是妥善解决制约工程推进的各类问题。着眼破解资金、拆迁、土地、配套、供电等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问题,积极回应安置户诉求,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物业管理、房屋质量等问题。三是紧盯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。压紧压实部门监管责任、企业主体责任和员工岗位责任,明确前期把关、过程监管、验收规范、事后补救等流程、标准和措施,保证安置房建设质量;树牢安全第一理念,强化施工现场动态质量安全管理监管,加强日常管理和巡查力度,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,规范安全生产,健全长效管理机制,促进建设领域安全形势有序向好。

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关键,满足学生未来发展新期待。全面对标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最新教育部署,遵循规律办教育,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均衡、提质增效发展。一是优化布局,精准供给教育资源。为缓解城镇化带来的“县城大班化”问题,充分保障县城义务教育用地,2020年以来全县先后投入22.92亿元实施14个城区学校建设,并将其全部纳入城区集团校管理,通过“名校带新校、强校帮弱校”,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大幅增加,目前共提供城区优质中小学学位34280个。加强城乡学校结对,常态化举办骨干教师在县域内定期交流活动,完善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、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区学校跟岗学习机制。二是夯实根基,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发展。学前教育突出“托育一体、普及普惠”,积极应对出生人口明显下降带来的首波冲击,深入研究国家学前教育和托育政策,探索学前教育和托育一体化管理模式,统筹解决公办幼儿园生存稳定、发展提升问题。义务教育突出“城乡一体、优质均衡”,立足学生底数动态变化和乡村振兴实际,统筹做好学校新建、改扩建、撤并等工作,优化资源布局,以集团化办学为抓手,放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效应,缩小城乡差距。高中阶段突出“扩大资源、提高质量”,积极应对进入生源高峰的新形势,推动教育资源配置重点向高中倾斜,通过综合施策增加学位供给,提高教学质量,让更多适龄学生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。职业教育突出“优化设置、产教融合”,深化校企对接,优化专业设置,探索与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办学模式,实现教育进步和产业发展相互赋能,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提档升级。三是探索路径,全面推进智慧教育。完善智慧教育网络基础设施,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。开展中小学校园全县域、全学段、全覆盖、全光网建设,“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减负提质县域行动”被列入XX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,成为XX省2022年唯一的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前瞻性教学改革的县级统筹项目,欢口中学、民族中学被评为XX省智慧校园示范校,我县智慧教育发展成果先后被《光明日报》、中国新闻网等宣传推介。

以让群众好看病、看好病为底线,着力提升县域健康新水平。一是推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。突出保基本、强基层、建机制,加快推动县域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,稳步推进县人民医院、县中医医院等级创建,农村区域医疗中心不断加强,消化内镜诊疗、康复疼痛诊疗等10大功能中心加快建设,村卫生室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,中西医发展齐头并进。二是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。立足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,积极探索创新医疗资源共享,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,增强县域医疗服务能力。由县人民医院、县中医医院牵头组建2个医疗集团,将全县25家乡镇卫生院纳入医疗集团管理,系统整合升级现有医疗资源,打造覆盖城乡、运转协调、功能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。三是加强“互联网+医疗”信息化建设。大力实施智慧健康工程,加快完善全民健康大数据库建设,进一步提高平台数据、标准和互联互通一体化水平。2022年10月,我县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。四是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。动员居民积极参保,推广“惠徐保”等商业险,开展长护险管理和照护服务,搭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,多渠道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。加大基金监管力度,充分利用医保大数据,继续开展专项整治,全面打击诱导住院、“小病大治”等各种形式的骗保行为。优化“15分钟医保服务圈”,加快推进基层医保服务网络建设,持续推动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下沉。

发言完毕,谢谢大家!